南京近期出臺《關于落實最嚴格耕地保護制度 全面加強耕地用途管制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2月2日,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就《實施意見》作政策解讀。
圍繞責任落實等方面,《實施意見》確定八項主要任務。南京對耕地“非農化”“非糧化”零容忍,將嚴格落實嚴禁違規占用耕地綠化造林、嚴禁超標準建設綠色通道等“六個嚴禁”要求。
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耕地保護與鄉村振興處處長劉洋團隊調研發現,耕地“非糧化”,即耕地轉為林地、園地、坑塘水面等其他農用地,是南京耕地減少的主要原因。南京確定了208萬畝耕地和186萬畝永久基本農田的保護目標,這是在處理發展和保護的關系中南京必須堅守的底線和紅線。
《實施意見》提出,通過加快補充耕地項目建設,開展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成果核實處置,推進耕地補充恢復。依托土地綜合整治和高標準農田建設,不斷提高耕地質量等級和產能,促進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集中連片、優化布局。
把基層治理的網格化模式納入耕地保護,是《實施意見》的一大特色。與以往相比,《實施意見》明確,建立市、區、街道(鎮)、社區(村)四級責任體系,實行村級全覆蓋的耕地保護網格化監管。
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必須真正讓制度“長牙”。《實施意見》配套四項約束機制,即建立問題早發現機制、建立閉環聯合處置機制、建立考核激勵機制、建立約談預警機制。
下一步,南京將結合數字化方式保護耕地,推行“寧耕保”數字化管理,將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帶位置逐級送達區、街、村三級,明確各級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的責任范圍、位置和數量,確保每一塊耕地保護責任落到圖、落到地、落到人。為此開發的“寧耕保”App現已處于調試運行階段,預計下半年投入使用。